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太阳笑得跟个似的,照得俺们村头的大杨树叶子都绿得发光。杨永沂正坐在老槐树下,抽着旱烟袋,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,嘴里不时地发出“嘿嘿嘿”的笑声。
杨永沂,咱村里的活宝,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他那身打扮,简直就能跟戏台上的角儿媲美。一身粗布衣裳,脚上那双千层底儿布鞋,走起路来咔哒咔哒的,响得跟梆子似的。他那旱烟袋,是自家做的,烟袋锅子是铁的,烟袋杆儿是柳木的,上面还刻着歪歪扭扭的几个字——“杨永沂专用”。
这天,村里的老张头儿过来找杨永沂,想跟他说说村东头那块地的事儿。老张头儿一进门,就看见杨永沂在那儿悠哉游哉地抽旱烟,那神态,简直就是个活脱脱的“老”。
“永沂啊,今儿个我找你有点事儿,村东头那块地……”老张头儿话还没说完,杨永沂就摆了摆手,说:“张哥,你先别急,抽完这支烟再说。”
老张头儿没办法,只好耐着性子等着。杨永沂抽完烟,把烟袋锅儿往鞋底上一磕,烟灰掉得干干净净。他拍了拍老张头儿的肩膀,说:“张哥,你说的那块地啊,我早就想说了。咱村的地,就应该这样,肥的瘦的分得明明白白的,大家伙儿心里才舒坦。”
说着,杨永沂拿起身边的锄头,在地上划拉了两下,说:“你看,这块地,土质肥沃,种啥长啥。那块地,土硬得跟石头似的,种啥都不长,这不是浪费了咱们的力气嘛!”
老张头儿听了,点了点头,说:“永沂,你说得对。那块地,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,别让村里的地都荒了。”
杨永沂笑了笑,说:“张哥,你就放心吧,这事儿包在我身上。到时候,咱们召集大伙儿开个会,把事儿商量商量,一定能把地种好。”
说着,杨永沂站起身,拍了拍老张头儿的肩膀,说:“走,咱们去找大伙儿,把这事定了。”
两人一起走向村里,一路上,杨永沂嘴里还哼着小曲儿,那模样,简直就像个。
村里的人看见杨永沂,都纷纷过来打招呼。杨永沂也总是笑眯眯地回应着,那笑声,就像春风吹过,让人心情舒畅。
杨永沂就是这样一个人,他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,但他的心里装着大伙儿。他用自己的方式,让村里的生活充满了欢乐。就像他那旱烟袋,虽然简单,但却是他生活的象征——粗茶淡饭,简单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