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夏忆,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想起那传说中的道士,一个孤魂野鬼,一个飘荡在尘世间的幽灵。可这夏忆,却是个的人,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。
夏忆住在咱们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,那山清水秀的地方,空气里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。夏忆是个木匠,手艺那叫一个巧,做的家具都能跟家具厂里的一样。夏忆从小就跟着学手艺,那手艺,没话说,就是地道。
可这夏忆,他有个怪癖,就是喜欢研究那些道道。你说他一个木匠,研究道道干啥?可人家就是喜欢,就像那猫儿喜欢鱼一样。
有一天,夏忆给他买了一本《道德经》,那书,厚厚的,看起来就让人头疼。可夏忆却爱不释手,天天捧着那书,就像捧着宝贝一样。
有一天,夏忆正在研究那《道德经》,突然,他眼前一亮,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。他兴奋地喊道:“爹,我发现了一个秘密!”
正在院子里晒太阳,一听这话,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,跑过来问:“啥秘密?快说说!”
夏忆指着书上的一个字说:“爹,你看这个字,是不是跟咱河南话里的‘夏’字有点像?”
一看,还真有点像,就笑着说:“我的儿,你这是啥发现啊?”
夏忆得意地说:“爹,我觉得这个字,就是咱们河南话的‘夏’字,咱们河南人就是夏人!”
哈哈大笑:“好家伙,我的儿,你这是啥逻辑啊?”
夏忆却一本正经地说:“爹,你不懂,这《道德经》里写着,‘夏者,天地之心也’,咱们河南人就是天地之心,那可了不得啊!”
一听,哭笑不得,只好说:“好吧,好吧,我的儿,你说是啥就是啥吧。”
从那以后,夏忆就开始自称是“最后一个道士”,整天拿着那本《道德经》,研究那道道。村里的人都说他,可夏忆却乐在其中。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个外乡人,那外乡人一看夏忆,就笑着说:“小伙子,你这是干啥呢?”
夏忆一见外乡人,就兴奋地说:“老哥,我这是研究道道呢!”
外乡人好奇地问:“道道?啥道道?”
夏忆指着《道德经》说:“这《道德经》里的道道,那可多了去了,你要是想学,我可以教你!”
外乡人一听,眼睛都亮了,赶紧说:“好好好,我学!”
就这样,夏忆开始教外乡人研究道道。那外乡人学得津津有味,觉得这夏忆还真是个奇人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夏忆和外乡人成了好朋友。有一天,外乡人突然说:“夏忆,我觉得你是个道士,你就是那传说中的最后一个道士!”
夏忆笑了笑,说:“老哥,你这是啥话啊?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,哪是什么道士。”
外乡人却认真地说:“不,你不是,你就是!你身上有道士的气质,你研究的道道,就是道士的道道!”
夏忆听了,心里美滋滋的,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
从那以后,夏忆更加努力地研究道道,他要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。他说,他要成为最后一个道士,守护着这份道道,直到永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