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林友贵,这名字在咱村儿那可算是个响当当的字号。那家伙,长得五大三粗,一身腱子肉,干起活来那叫一个猛。可别看他人高马大,说起话来那可真是幽默风趣,时不时地冒出几个河南方言,让人听了直想笑。
那天,林友贵正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,一边抽着旱烟,一边和邻居老张聊天。老张是个话痨,见林友贵来了,便拉起家常:“友贵啊,听说你最近又买了一辆新车,这是啥啊?”
林友贵嘿嘿一笑,拍拍大腿:“老张,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八卦了?这车啊,是我自己攒钱买的,嘛,就不告诉你。你要是想知道,我就给你点风声。”
老张瞪大眼睛,一脸期待:“快说,快说,我保证不告诉你别人。”
林友贵吐出一口烟圈,笑着说:“这车啊,就是一辆普通的农用三轮车,我给它装了个大喇叭,一开起来,那声音能震得十里八乡都知道。”
老张听了,哈哈大笑:“你这小子,还真是会找乐子。你这喇叭得有多大声啊?”
林友贵得意地说:“这喇叭啊,可比我那嗓门儿大多了。只要我开着车,村里的人都能听到我在喊话。不信,你听我说。”
说完,林友贵拿起手机,打开了一个录音软件,录下了自己的声音。他把手机贴在喇叭上,一按播放,那声音顿时传遍了整个村子。
“哈哈哈,友贵,你这喇叭真不错,比咱村里的广播还响亮!”老张拍手叫好。
林友贵笑着摆手:“老张,你这人就是爱热闹。我这喇叭可不只是为了热闹,还有个重要用途。”
“啥用途?”老张好奇地问。
“这喇叭啊,就是用来提醒大家的。”林友贵认真地说,“比如,村里的小过马路,我就大声喊:‘小心点,别跑太快!’这样一来,他们就能听到我的声音,提高警惕。”
老张竖起大拇指:“友贵,你这主意真不错。以后,咱们村儿的小过马路,就靠你了。”
“那是,那是。”林友贵谦虚地说,“我这人就是热心肠,看到别人有困难,就忍不住要帮忙。”
聊着聊着,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林友贵和老张互相告别,各自回家。林友贵开着那辆装有大喇叭的三轮车,一边哼着小曲,一边在村子里穿梭。
这时,村里的张寡妇走了过来,拍着林友贵的肩膀说:“友贵,你这车开得真好听,能不能再给我唱一首?”
林友贵笑着点头:“没问题,你就放心听吧。”
于是,林友贵拿起麦克风,唱起了那首《咱村的夏天》:“咱村的夏天,风吹麦浪香,咱们村的人,心儿齐又壮……”
歌声在村子里回荡,让人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乡情。而林友贵,也成了这个夏天里,村里人最难忘的“歌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