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哎哟喂,咱们这豫东地带,出了个让俺们村儿里人都竖大拇指的主儿,他就是那位爷——邹加墨。这邹加墨啊,可不是一般的能耐,他那点子多,比天上的星星还多,比地里的麦苗还稠。要说这邹加墨,那可是个地地道道的“活宝”,走到哪儿,哪儿就能笑出声来。
话说这邹加墨年轻那会儿,那可是个风流倜傥的小伙子。他那嘴巴子得很,三句话就能把人逗得前仰后合。那时候,村里有个叫二狗子的,是个出了名的“闷葫芦”,一天到晚话不多,可邹加墨一搭讪,二狗子就能说个没完。
“哎,二狗子,听说你最近又给老王家修了座新屋,手艺真是了得啊!”邹加墨一边卷着旱烟,一边笑眯眯地问道。
二狗子嘿嘿一笑,说:“那是,那是。俺这手艺,那可是的,修得那叫一个结实,保证百年不倒。”
“哈哈,二狗子,你这手艺,那可真是‘金不换’啊!俺要是能有个这样的手艺,那可就发了。”邹加墨说着,眼睛都亮了。
“那位爷,你这话说得俺都意思了。咱俩谁跟谁啊,你这手艺,还不就是‘现学现卖’嘛!”二狗子说着,也笑了起来。
这邹加墨啊,不仅嘴巴子,他那点子更是层出不穷。有一次,村里举办了一场运动会,邹加墨就给人家出了个“绝招”——用簸箕当篮球,你说这创意,是不是够独特?
“那位爷,你这点子,简直了不得!簸箕当篮球,这可是头一回听说。”村里的大妈们围在一起,七嘴八舌地着。
“嘿这不算啥,俺还有更绝的呢!”邹加墨说着,从兜里掏出一把花生,一边剥一边说,“这花生,你们知道怎么吃吗?”
“这还用说,剥开壳,把仁儿吃掉呗!”一个小孩儿天真地回答。
“哈哈,不对不对,这花生,得这样吃!”邹加墨说着,把花生仁儿扔进了嘴里,一边嚼一边说,“这叫‘花生仁儿’,吃了它,保管你们聪明伶俐,百事通。”
“那位爷,你这法儿,真是神奇!”大妈们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这邹加墨,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。他有时候像个一样天真无邪,有时候又像个老者一样睿智深沉。在他的世界里,充满了欢声笑语,让人忘却了生活的烦恼。
如今,那位爷邹加墨已经年过半百,但他的精神头依然不减当年。每当村里有人办喜事,他总是第一个到场,用他那独特的幽默和智慧,为村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。
“那位爷,你这笑声,真是比蜜甜啊!”村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棵大树下,一边晒太阳,一边回味着邹加墨的趣事。
“嘿那是我应该做的。咱们这村里,谁家没个喜事丧事,俺能帮一把是一把。”邹加墨笑着,眼神里充满了温暖。
这就是那位爷邹加墨,一个让俺们村儿里人都离不开的人物。他的故事,就像那豫东大地的黄河水,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