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哎,这事儿得从咱村儿里那位刘老师说起。刘老师,你别说,在我们这儿那可是出了名的“教书匠”,他那一口河南话,那叫一个溜,教出来的学生那是没得说,个个都是人中龙凤。
话说那天,刘老师正在课堂上讲《水浒传》,他一边讲,一边用他那特有的方言,把梁山好汉们的故事说得活灵活现。学生们听得是津津有味,一个个瞪大了眼睛,就差没把书给吃了。
“哎,我说刘老师,你这书里的梁山好汉,怎么个个都是那么能吃呢?”一个学生突然插嘴问道。
刘老师一听,哈哈大笑:“小家伙,你这问题问得好。咱们这梁山好汉,那都是些‘吃货’啊!”
“吃货?”学生们纷纷好奇地问道。
“是啊,吃货!”刘老师拍了拍讲台,“你看,武松打虎,那是因为他饿了三天三夜,一见到老虎就饿了,这叫什么?这叫‘饿虎扑食’!”
“哦,原来是这样!”学生们恍然大悟。
“再说说鲁智深,那家伙,一顿能吃三大碗牛肉面,你说这得多能吃啊!”刘老师边说边比划着,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。
“那宋江呢?”另一个学生问道。
“宋江啊,他那可是‘饭桶’的!”刘老师笑着回答,“他一顿能吃五碗米饭,再喝三大碗酒,你说这得多能喝啊!”
“哇,这么!”学生们惊叹不已。
“可不是嘛!”刘老师得意洋洋地说,“咱们梁山好汉,那都是些‘饭桶’和‘酒鬼’,他们可不是光吃光喝,他们还有大本事呢!”
说到这里,刘老师停顿了一下,卖了个关子:“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大本事是什么吗?”
“想!”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“好,那我就告诉你们!”刘老师一拍胸脯,“他们的大本事就是‘仗义疏财’!”
“仗义疏财?”学生们疑惑不解。
“对啊,他们都是些侠义之士,见义勇为,助人为乐,这就是他们的本事!”刘老师激动地说。
“刘老师,你这书里的梁山好汉,真是又好吃又好玩,还仗义疏财,我们爱听!”学生们纷纷称赞。
“那是,那是!”刘老师得意地笑了,“你们要好好听,将来也做个像梁山好汉一样的人,敢作敢为,行侠仗义!”
就这样,刘老师用他那独特的方言和幽默风趣的语言,把《水浒传》讲得栩栩如生,让学生们受益匪浅。而他的河南话,也成了村里人津津乐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