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那天,咱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里,来了个自称是怪诞行为学家的外地人。这人家伙儿长得跟咱村里的大老粗似的,一张黑黢黢的脸,头发乱蓬蓬的,一看就是没少风餐露宿。这怪诞行为学家一开口,那可就怪了,满嘴的河南方言,还夹着不少的俚语,让人听着直想笑。
“哎,老李,你听听这啥叫怪诞行为学?”那家伙指着村里一个正蹲在地上嗑瓜子的老汉说。
老李是个热心肠的人,听了这话,赶紧放下手里的瓜子,笑眯眯地问:“啥叫怪诞行为学啊?”
“老李,这就得慢慢给你说了。”怪诞行为学家一边说着,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,“这玩意儿就是说,人的行为有时候是奇怪的,但又是有规律的,你懂不?”
老李摇摇头,说:“懂个屁,我只会种地、打猎,哪懂啥规律不规律的。”
怪诞行为学家笑了,说:“那咱们就举个例子,你看这个嗑瓜子的老汉,他为什么现在不干别的,偏要蹲在这儿嗑瓜子呢?”
老李一拍大腿,说:“这不简单嘛,这老汉闲得慌,找点事做做呗。”
“不对不对,老李。”怪诞行为学家摇摇头,“这有深奥的道理。比如说,这老汉他今天早上吃了七个馒头,中午又喝了三碗粥,所以他现在渴了,想找个东西解解渴。而嗑瓜子呢,正好可以让他消磨时间,还能补充水分。”
“啥?嗑瓜子还能补充水分?”老李瞪大了眼睛,“那我不如直接喝凉水了。”
“哈哈,老李,你这可就外行了。”怪诞行为学家笑着说,“你知道吗,这嗑瓜子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。你看,这瓜子壳儿一剥,壳儿里面就是肉,这不就是暗示你,剥壳儿就能得到好东西嘛。”
老李听了,直摇头:“我咋听着这怪诞行为学,跟咱农村的土话似的,啥都能往里套。”
“那可不,老李。”怪诞行为学家点点头,“其实,怪诞行为学就是研究人的奇怪行为,找出其中的规律。你比如说,咱们村里的小王,他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在门口跳绳呢?”
“这还用问,锻炼身体呗。”老李说。
“不对不对,老李。”怪诞行为学家又摇摇头,“这也是有规律的。小王他昨天晚上看了个武侠片,片里的侠客都是练武的,所以他也就跟着学起来,跳绳就是他模仿侠客的一种方式。”
老李听了,直点头:“嗯,这倒是有点意思。怪不得说,人这行为啊,都是有原因的。”
“那可不,老李。”怪诞行为学家笑着说,“所以说,你要是想了解人,就得学会观察,学会分析。这怪诞行为学,其实离咱老百姓的生活很近,只是咱们平时没罢了。”
从那天起,咱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开始研究起怪诞行为学来。有人开始村里的狗,看它什么时候摇尾巴,什么时候瞪眼睛;有人开始研究村里的鸡,看它什么时候打鸣,什么时候下蛋。这怪诞行为学,还真让咱这小村庄热闹了起来。
你说,这怪诞行为学是不是有点意思?咱这河南方言,再加上怪诞行为学,那可真是绝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