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在咱河南这疙瘩,有个小村子叫含羞庄。这庄子虽不大,可出了个响当当的人物,那可就是咱村的大瓷匠——李老汉。李老汉手艺那叫一个绝,捏出来的瓷器,那可是十里八乡都抢着要的宝贝。
话说这李老汉,就爱那一窑窑的瓷。他捏的瓷,不是那种光溜溜的,而是带着一股子憨厚劲,就像咱河南人一样,实诚得很。这瓷,咱们就叫它“含羞待炼瓷”。
那一年,李老汉正在他那破旧的窑里忙乎,突然,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。他搁下手中的活计,出门一看,原来是邻村的小伙子们来凑热闹了。
“李老汉,听说你捏的瓷可神奇了,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下?”一个小伙子手,眼睛里闪着光。
李老汉哈哈一笑,说:“那行啊,你们就等着瞧吧。”说着,他拿起一块泥巴,轻轻一捏,就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瓷碗。
“哇,李老汉,你真是个瓷神啊!”小伙子们惊叹不已。
李老汉也不谦虚,说:“这算啥,你们可知道,这瓷,还得经过一番‘炼狱’才能成器。”
“炼狱?”小伙子们一头雾水。
“就是烧制的过程嘛。”李老汉解释道,“瓷坯在窑里烧制,温度高达千度,那可真是生死攸关。”
“那这瓷,不就成了一堆废品?”一个小伙子问。
“你这就不知道了。”李老汉神秘兮兮地说,“这瓷坯在高温下,会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。就像咱河南人,不怕苦,不怕累,只要心诚,就能炼出好瓷。”
小伙子们听了,都竖起大拇指:“李老汉,你真是个明白人。”
这话说得李老汉心里美滋滋的。他继续捏着瓷,嘴里还念叨着:“这瓷,就像咱河南人,含羞待炼,才能炼出真金。”
日子过得飞快,转眼就到了瓷坯烧制的日子。李老汉早早地来到了窑边,看着那一窑窑的瓷坯,心里满是期待。
“点火吧!”李老汉一声令下,窑火熊熊燃烧起来。
烧制的过程漫长而枯燥,李老汉坐在窑边,一边抽烟,一边看着火焰跳跃。他心里默默祈祷:“愿这瓷坯能经受住考验,炼出好瓷。”
经过几天的烧制,终于到了出窑的时候。李老汉紧张地打开窑门,一窑窑的瓷器映入眼帘。
“这瓷,简直太美了!”李老汉惊喜地喊道。
那些瓷器,在阳光下闪烁着的光泽,仿佛含羞待放的花朵。小伙子们围过来,赞叹不已。
“李老汉,你真是咱们村的大英雄啊!”一个小伙子激动地说。
李老汉笑了笑,说:“这算啥,咱们河南人,就是要炼出好瓷,炼出好精神。”
从此,含羞庄的瓷器大噪,李老汉也成了瓷界的传奇人物。而那“含羞待炼瓷”,也成了河南瓷器的代名词,传颂千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