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哎,话说这河南乡下,有个叫刘大锤的小子,那可是个出了名的懒汉。刘大锤家里有一本老黄历,上面写着什么吉日良辰,他却从不看一眼,整天就知道躺在那棵老槐树下,摇着蒲扇,跟邻居老张头聊天。
这天,老张头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《朗读手册》,对刘大锤说:“大锤啊,你看,这手册上写的都是些好词好句,你学学吧,说不定能写出个啥名堂来。”
刘大锤一撇嘴,说:“老张头,你就别拿那手册糊弄我了,我这人就是没文化,学啥也学不会。”
老张头不依不饶,说:“大锤,你这可就错了,咱乡下人也能写出好文章,只要你肯动脑筋,用心去写,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咱乡里的文学明星呢。”
刘大锤被老张头说得有点心动,他想想也是,自己整天无所事事,学点啥呢?于是,他决定跟着老张头学写文章。
老张头先给刘大锤讲了一个故事,说:“大锤,你看,这文章就像这锅里的水,得慢慢熬,不能急。就像我给你讲的这个故事,咱们先从这开头说起……”
老张头讲的故事是这样的:有一年,乡里来了个秀才,他走到哪儿,嘴里都念叨着:“天地,文章写得好,自有天报。”这话传到了刘大锤耳朵里,他就想着,这秀才是不是有什么秘籍,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。
于是,刘大锤就跑到秀才家,想讨教讨教。秀才告诉他:“其实,写文章没啥秘诀,就是得多读书,多观察生活,用心去感受。”
刘大锤一听,觉得这办法可行,于是他开始跟着老张头,每天捧着那本《朗读手册》,一边读书,一边写文章。
刚开始写的时候,刘大锤那字写得跟蚯蚓似的,歪歪扭扭的。老张头就笑着说:“大锤,你这字写得跟鸡爪子似的,得好好练练。”
刘大锤也不气馁,天天坚持练字,练着练着,字也渐渐写得像样了。
写文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刘大锤写着写着,就发现脑袋里没货了。这时候,老张头又给他出了个主意:“大锤,你得多观察生活,从生活中找素材,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。”
刘大锤听了,就跑到田间地头,去观察那些鸡鸭鹅,还有那群闲散的猫狗。他发现,这些小动物们各有各的习性,就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,名字叫《乡间小景》。
没想到,这篇文章一发表,乡里人都说好,刘大锤也成了乡里的文学明星。从此,他再也不用躺在老槐树下晒太阳了,而是天天在家,笔耕不辍,写起了文章。
老张头看着刘大锤的变化,笑着说:“大锤,你看,这朗读手册没白学吧?”
刘大锤也笑了起来,说:“老张头,你说的对,这朗读手册还真没白学,我写文章的灵感,都是从这手册里来的。”
从此,刘大锤和老张头成了乡里的“文学搭档”,他们一起写文章,一起分享快乐,一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。而这,就是他们的故事。